
孔夫子有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探索過程中,已經掌握的知識也要時常進行溫習,才能收獲更多,同時也可以了解更多以前不曾明白的知識。
此次培訓主要圍繞著我們正在運行的三個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質量體系也是我們最主要的管理體系,關系著我們產品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老師剖析的七項管理原則以及5M1E的講解印象深刻,接下來我就這兩個點與大家分享。
一、質量管理的七項原則
以顧客關注為焦點、領導作用、全員積極參與、過程方法、詢證決策、關系管理、改進。
質量管理的主要關注點是滿足顧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顧客的期望。那么我們就要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為客戶交付高質量的產品,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并且實現自身與客戶雙方的有效和高效的運作。
領導作用,最高管理者要做好率先垂范作用,并且掌舵方向,為達成公司的目標在各層級提供所需資源。
全員積極參與。員工是質量管理的主人公,只有員工積極參與,關心產品質量,才可以大大降低質量損失,從而使企業收益,并且員工充分的參與可以極大地鼓舞士氣,從而使各項工作都得以順利完成。
過程方法,管理體系是由相互關聯的過程組成的,將相關的資源和活動作為過程來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改進是PDCA一個循環的結束,同時改進措施又成為下一個PDCA的輸入,這樣使得管理體系處于一個螺旋上升的狀態。
詢證決策,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的。
關系的管理,由以往的“與供方互利的關系”轉變為“關系的管理”,不僅僅關注供應商、同時也讓組織要關注其他能夠影響我們質量推進的因素。
質量管理原則是質量管理實踐經驗和理論的總結,是質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的規律,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可以幫助企業在長時期內通過關注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達到改進的總體目的。企業能否持續地成功關鍵看能否將質量管理原則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次和領域,成為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組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5M1E。
5M1E是企業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系統地分析問題產生根源的思路和方向,5M1E指的是人(Man)、機(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環境(Environments)、測量(Measure),簡稱“人機料法環測”。
人員本身具備的知識條件,受培訓或指導的程度、對既有規則的執行力、對質量的認識和技術熟練度、身體狀況等都會影響其工作質量,工作質量的差異導致質量出現波動,進而影響產品質量。
機器設備、工裝夾具、檢測和監視測量設備等會直接影響工序質量,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因此我們要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點檢。
材料直接作用于產品,一旦材料質量不合格直接會造成產品質量問題。
工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工裝選擇是否準確可靠,作業指導是否合理,都會直接影響工序質量,進而影響產品質量。
作業環境是輔助我們做好質量管理的因素。
測量是驗證的一種手段,可以篩選出不滿足要求的產品,以確保交給客戶的產品合格,但是我們采取的抽樣的方式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對于測量管理是我們策劃是否合理的關鍵,例如檢測的方法,抽樣比例等。
當然,質量管理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PDCA、基于風險和機遇的方法、質量工具的應用等等,還需要我們更多的學習并實踐、應用。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探索,正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