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偶然看到了曾經看過的一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因為感覺拍的不錯,所以又再次回顧了一下,這次觀影之后較之第一次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那便是從旁觀別人家鄉的變化中聯想到了自己家鄉這些年來的滄桑巨變。
就拿我們公司所處的高新園區來說吧,由于贛江流經我們豐城,所以民間在地域上會有“河東”與“河西”這個說法,而我們的高新園區所橫跨的鄉鎮街道全部屬于“河西”這邊,作為一個“河東”人,我在入職公司以前從來沒有來過這邊,所以一開始比較陌生,但是這幾年親眼見證了高新園區的變化,還記得剛來的時候就覺得這邊的基礎建設跟沿海地區的一些集中連片的工業園區沒有很大區別,只是路上行人、車流稍顯遜色。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隨著這幾年家鄉的招商政策越來越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企業前來落戶,也促使了不少鄉賢回鄉投資,給我們豐城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漸漸的,園區路上開始變得車水馬龍,我們這個小縣城也有了早晚高峰的煩惱。細心點,你還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地牌照的車子穿梭在城區。所以現在我們上下班也和我曾經看到過的沿海工業區一樣,也會經歷早高峰晚高峰,就拿我們公司來說吧,這幾年在停車場看到越來越多懸掛著外省牌照的車子了,大家以前都是在外省打拼,但是隨著家鄉的越來越好,我們這些游子都陸陸續續回來了。
新城區有兩棟大樓的頂上分別豎立了“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這八個大字的巨型燈牌,這幾個字出自于王勃的《滕王閣序》,里面有“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句經典詩詞,里面的“龍光”二字代指我們豐城歷史上最早的書院龍光書院,“徐孺”二字代指我們豐城的歷史文化名人徐孺子,所以說現在豐城也有道路和學校是以“龍光”或“孺子”來命名的,說到教育這塊,不得不提到豐城的高中,從縣一級的高中高考成績來看,豐城中學堪稱江西巨無霸的存在,連續很多年都是宜春第一,而且可以在江西的高中排進前十,遙想十多二十年前,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很多豐城優秀學子前往臨川求學,甚至進不去臨川的學校哪怕去隔壁樟樹或者高安的學校都行,就是不愿呆在老家上學,可是現在呢,由于我們高中教育這塊確實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不但留下了本地學子,更是有源源不斷的外地學子前來求學,這一盛況與當年形成了鮮明對比。
剛剛上面談的高新園區的變化及豐城教育的變化其實只是我們家鄉這些年滄桑巨變的幾個縮影而已,想必大家的感受肯定比我深多了,畢竟我在老家的時間其實不長,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外地,我說的這兩點是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有對比的,所以看完《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以后,除了被電影情節打動,更多的是對自己家鄉的有感而發,是一種對家鄉的情懷,對家鄉的熱愛!雖然我們的家鄉目前還有些許不足,但是現在越來越多游子回鄉就業,就是家鄉發展成果的最好的證明,家鄉,風景獨好!
相關新聞